“高端科技,低端生活”,赛博朋克之父威廉·吉布森简明扼要的点出了赛博朋克的本质。
1984年吉布森完成自己的处女座《神经浪游者》。彼时,完全不懂电脑,也不懂网络的他,依靠着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构建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另类未来,开启了科幻的一大分支——赛博朋克(Cyberpunk)。同时,这部作品也把科幻文学带入了“电子时代”。
其实,这并非是人类第一次接触赛博朋克,虽然吉布森被奉为创始人,但早在1968年美国作家菲利普·迪克的小说《仿生人会梦到电子羊吗?》就已经初窥了赛博朋克的世界。或许你对这部小说并不熟悉,但你可能听过根据它改编的《银翼杀手》,以及受到它影响而创作的《攻壳机动队》和《黑客帝国》。
Cyber,有两重含义,第一层指代的是网络高度发达的技术和虚拟文化。大多数赛博朋克题材的作品都都建立在一个科技领先,网络发达的未来社会。其第二层含义则是控制学,有人说它取自单词Cybernetics(控制论),赛博朋克题材的作品都包含着很强的控制与被控制关系,上层社会与社会底层群体之间的关系成为了故事的基石。
《神经浪游者》敲开了赛博朋克世界的大门,也有引来了一波全新的创作浪潮。首先是吉布森本人,他延续了《神经浪游者》的世界观,在1986年和1988年他创作了《零伯爵》和《蒙娜丽莎加数档》,与《神经浪游者》组成了“蔓生三部曲”。
随后,越来越多的作者开始踏入这一领域,创造出了不少优秀的赛博朋克作品,比如1992年,美国作家尼尔·斯蒂芬森的《雪崩》和《编码宝典》,中国“硬科幻”代表作家之一江波的《机器之门》,都在不断扩充赛博朋克世界,让其包含的元素越来越多。
很多赛博朋克的元素被应用在各个领域,各种作品中。小说、电影、游戏很多与科幻题材能搭边的作品都对其情有独钟。他们中有一些是严格的赛博朋克题材的故事,无论是世界观还是剧情设定,都是参照标准制作的,比如经典游戏《杀出重围》。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英雄联盟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