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空军北部战区航空兵某部首次公开了歼-10近距空中格斗训练的视频,引发了网络热议。也因此很多人才发现,原来在先进的“隐形机时代”,近距离的“狗斗”照样是一项必要性训练。
“狗斗”一词直译于英文Dogfight,因两方战斗机为了瞄准对方尾部而在空中缠斗的场景,很像两只狗在互相追逐撕咬尾巴而得名。这种战斗方式,在两次世界大战时期非常流行,并涌现出了很多传奇故事。
比如在美苏冷战时期,北约成员国挪威海军的一架P-3B反潜机在巴伦支海中立海域监视苏联军舰时,就遭受到了苏-27战斗机的“精准切割”。
当时,苏-27驾驶员加速从P-3B反潜机腹下方穿过,并利用后垂直尾翼划破其右侧机翼外的发动机,使得P-3B失去了大部分动力,被迫返航。
等到苏-27战斗机飞回地面,人们才发现,战机除了左侧垂直尾翼翼尖破损之外,主体毫发未伤,甚至尾翼上的多根天线都没有断裂。若是角度和高度稍有偏差,这架飞机就会面临被对方螺旋桨切削或撞毁的风险。这个情况传到西方之后,当时的军事学家用“巴伦支海空中手术刀”作比喻,来称赞苏联飞行员这次神奇的“狗斗”技术。
而这个曾经被飞行员引以为傲的技术直到有源相控阵雷达等先进军事技术的出现,才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虽然现在狗斗依然是战斗机飞行员“必修科目”,但是现代面对敌机进犯,也早有更先进的应对方法。
但是,在有关天空或太空战争的游戏中,“狗斗”依然是游戏的主要元素。
比如本月上线的《空战猎鹰》,就尝试将“狗斗”作为核心玩法,玩家需要控制猎鹰在空中瞄准并击落对方,锁定敌人之后,系统会在敌方身上放置一个动态的小白圈,玩家只有再次瞄准并攻击这个不停变换的部位,才能对敌方造成有效伤害。
不过,单纯的“狗斗”玩法,也并非空战游戏的万金油。比如上月发售的《星球大战™:战机中队》,因为“单纯依靠扭头转向”以及最多10人参战等原因,只获得了褒贬不一的评价,并且大部分差评都与游戏操作手感和有关。
抛开游戏本身设计问题,太空战机与战斗机本身面向的作战环境就截然不同,玩家所诟病的转向操作,自然也不会像在地球上驾驶汽车或飞机一样顺畅。而从美国研制的X-37B无人太空飞机也能够看出,脱离了地球引力的束缚,太空战机在特定轨道中可以拥有更快的速度,还能携带质量更高的铅弹,并且很难被放置在地球上的雷达所探测。
可以想见,未来在太空中发生的战争,应该更像是在《星际迷航》和《EVE》等影视作品或者游戏里表现的一样,规模更加宏大,双方武器威力更强,机动性也会成倍提高。
而就上个月,欧洲的克隆飞行员在《EVE》中打响了游戏中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战斗——“FWST-8怒火之战”,就从更为现实的角度,诠释了未来战争的场面。在短短两天时间内,来自114个联盟的近9000名玩家共同参战超过14小时,还打破了两项本来就由EVE保持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战前夜:晨曦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