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民星空 > 网络游戏 > 资讯 > 杂谈 > 正文

从锡安到永恒之城 地下世界为何这么吸引人

2022-06-17 10:02:49 来源:游民星空[原创] 作者:奕剑者柴王 编辑:放学不要走 

人类似乎对更遥远的事物有着更浓厚的兴趣,出于“山就在那”的探索精神,人类的脚步登上了月亮,发射的造物飞到了太阳系的外缘,窥视的目光穿越了百亿光年,但对于脚下土地的挖掘,却只有浅浅的12公里。

游民星空

人类对地下世界的探索还很浅薄,这当然不是因为科研工作者们的疏忽,只是因为,“在地上打洞”这件小事,可一点都不比发射卫星简单。

早在17世纪,欧洲学者阿塔纳修斯就通过观测维苏威火山口,将地下世界描述为了充满孔洞与通道的结构,然后把充满烈火的地心定义为了自己心中的地狱。这个朴素且充满臆想的荒诞地球结构模型,显然无法说服所有人,对矿山和水井的日常作业也证明了先哲理论的错误。只是超深钻探方面的技术缺失,让人类长久以来对地球结构的认知,只能靠着地震时的短暂回波来“隔靴搔痒”。

游民星空

20世纪,石油的在工业上的广泛应用让钻井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二战后北华两大意识形态集团的科技较量,也让超深钻探像“星球大战”一样有了政治宣传上的重要意义。于是,众多由美苏两超级大国牵头,不计工本的“地心探索项目”,为后世的我们留下了数不尽的“深孔”,和衍射着特殊年代光辉的工业奇迹。

在高中地理课上没溜号的同学应该还记得,目前公认的地球结构模型,将脚下的大地分成了地壳、地幔与内外核四个部分,其中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被称为莫霍界面。而当时的众多超深钻探计划,就基本以达到莫霍界面为目标,属于是地质领域的“先入咸阳者王”了。

游民星空

上世纪50年代,美国人率先出手,在水下3300多米的太平洋底开启了“莫霍钻探计划”,意图通过旁门左道来一睹地幔的芳容。但是,这种不讲武德的做法并没有收获奇效,到1966年,合众国的钻头只向下掘进了315米,就因为重大技术难题花光了经费,项目只能草草终止。

没有大洋入海口的苏联人,只能老实在大陆地壳上做文章。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苏联在大陆地壳上打出了十数个深孔和科学超深井,并且凭借苏联黑科技和勤劳朴实精神,把这个项目一直坚持到了1994年。项目缔造了垂直深度达12226m的科拉超深井,并牢牢霸占了“世界最深钻孔”这个记录数十年。但就算是这样的工业奇迹,对于40km厚度的大陆地壳而言,钻穿也还是望尘莫及。

游民星空

在科拉超深井的极限深度,苏联黑科技也遇到了技术难题。超过150摄氏度的高温大幅降低了钻头的使用寿命,地壳深处可塑性极强的岩石在钻头撤出后又会疾速封堵钻孔。在项目团队一筹莫展,准备想出解决方案后再重启作业时,红色巨人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苏联解体后,科拉超深井只能像一大票科研计划一样“中道崩殂”,科研人员在井口安装了一个不起眼的封盖,然后在上面歪歪扭扭写上“12226m”的标文,成为红色巨人无数个墓碑中没那么特殊的一个。

游民星空

科拉超深井钻探计划寄了,但是后世对于该项目终止的原因却众说纷纭,传的神乎其神。在营销号口中,这根12公里的钻孔成了“地狱之门”,不仅能从中听到人类的哀嚎,还有带着双翼的黑色生物飞出。

然而关于科拉超深钻井的所有怪谈,来源都是项目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开的愚人节玩笑。真实的钻孔不仅只有半个人不到的口径,而且很可能早已被底层身处涌出的泥浆堵死,就算真有什么黑色右翼生物飞出,大概也只会收到由AK-74带来的“热烈欢迎”。

游民星空

不管现实世界人类对地心的探索有多不顺利,文艺作品对地下世界的幻想可从未停止。

1 2 下一页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人喜欢
游民星空APP
随时掌握游戏情报
code
休闲娱乐
综合热点资讯
单机游戏下载
好物推荐
游民星空联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