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毒的伤兵一连几天哽塞着,把他们灼伤的肺给一块块地咳出来……”这是《西线无战事》中,有关一战化学武器威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写。
当法军向德军投掷出第一枚催泪弹时,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就开始“变了味”,权威机构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化学武器战剂而造成的非致命性伤亡约1,176,500人、至少有85,000人因此死亡。
不过化学武器并不是近代战争的产物,早在中世纪的东欧,就出现了一种现在还有些神秘的化学武器——希腊火。
公元七世纪,当时的拜占庭帝国还跟波斯萨珊王朝打得不可开交,异军突起的阿拉伯帝国看准时机,率先征服了波斯萨珊王朝,并将矛头对准了拜占庭首都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地理位置优越,它三面环海,连接陆地的一面还有坚实的狄奥多西城墙保护,当时再强大的军队,也不敢贸然从正面进攻。
不过面对阿拉伯不容小觑的攻势,拜占庭帝国也心生焦虑。很快,阿拉伯就组建了一支庞大的海上舰队,准备利用博思普鲁斯海峡来围堵君士坦丁堡。公元673年,自信满满的阿拉伯人扬起了嘴角与风帆,却浑然不知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绝望和哭喊。
公元650年欧洲区域地图。粉红色区域为拜占庭帝国,红色区域为阿拉伯帝国
战争打响之后,阿拉伯舰队很快占据了上风,把君士坦丁堡打得如同瓮中之鳖。在千钧一发之际,拜占庭帝国战船上的铜管,突然射出了多股正在燃烧的液体,迅速扭转了战局。
由于风力的协助,大火很快在海上蔓延开来。阿拉伯人手忙脚乱地取水灭火,却发现这种液体即使在海面上都可以燃烧。加之该液体黏性极大,只要沾上了就像502一样很难除去,这样的火势让阿拉伯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717年,不服输的阿拉伯人又组织了一支更为强大的舰队,第二次进攻君士坦丁堡,然而这一次他们损失更加惨烈。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历经45年的时间,拜占庭帝国早已熟练掌握了这种液体武器,攻势只增不减。
这种“液体武器”,其实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希腊火”。它的发明者是一位来自赫里奧波利斯的犹太人加利尼科斯(Callinicus of Heliopolis)。
公元约668-685年,因为阿拉伯到处侵略,这位大发明家从叙利亚逃亡到君士坦丁堡,向帝国献上了自己研制的液态武器。
希腊火的配方现已失传,但根据文献记载,其中应该含有硝酸钾、松节油、石脑油、木炭、硫磺,以及原油。原油密度较低,而松节油和石脑油混合产物黏度非常高,这也解释了希腊火在战场中的表现。
不过,“希腊火”与希腊并无联系,而且在当地,因为它在海上战胜了阿拉伯舰队,大家也只称其为“海洋之火”(Sea Fire)或“液态之火”(Liquid Fire)。
而广为流传的“希腊火”,其实是西欧骑士或十字军的一种称呼。虽然拜占庭帝国与罗马有着紧密的联系,但当时他们已经非常“希腊化”,语言文字也都是希腊语,所以只承认神圣罗马帝国为罗马正统的西欧人,将拜占庭帝国的人民称之为希腊人,自然发明的燃烧武器就是“希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