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坐在餐桌前,桌子上是一碗热腾腾的汤面,先顺着碗檐吸溜溜地喝一口汤,随后用筷子捞起面条哧溜一口嗦进嘴里,再来一口蒜,让面条的香气和蒜香充分融合,接着夹起碗里的肉来上一大口,继续一口面一口汤,一直吃到浑身大汗淋漓,别提有多痛快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面条不仅成为许多人的主食,各地的饮食文化还孕育出不同种类的面,山西的刀削面、四川的担担面、甘肃的兰州牛肉面、重庆的小面、武汉的热干面、广东的馄饨面,无论是西部还是东部,南方还是北方都有引以为傲的好吃面条。在《帝国神话》的游戏中,菜肉面作为游戏中的终极美食,不仅能提供较多的饱食度,还能提高血量上限,减少肠胃伤势,是行军打仗的必备烹饪之一,菜肉面从图标上来看,有两大块切成片的大肉,嫩绿的葱花以及碎碎的臊子,可以说很是诱人了。那么面条这么好吃,它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从“面”字上可以看出,面是通过小麦获得的,中国古代的农作物被称为南稻北麦,对水分需求较少且耐寒的小麦自古以来就是北方大地的主要农作物。麦子最初的食用方式很简单,就是用简陋的工具打磨掉小麦外部的壳,磨碎了之后水煮食用,这就是我们游戏中熟悉的麦饭。小麦是很难煮熟的,所以食用起来的滋味可以说很一般,而随着石磨的出现,小麦的味道顿时有了大幅度提升。将小麦通过石磨细细的磨成粉之后,麦子的香气一下子被彻底激发出来,并且磨成面粉之后还易于进行再加工,制作成为各种面食。
中国史上最早关于面条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这一时期所有的面食都被成为“饼”。张骞出使西域之后从西域传来了胡饼,胡饼类似于今天的烧饼,通过火烤而成,而《四民月令》则有关于面条的记载“距立秋,毋食煮饼及水溲饼”这里的“水溲饼”就是面条的原型,通过水煮的面食也称为“汤饼”。
在三国时期,还有一段关于“吃饼”的故事。《世说新语.容止》中记载,当年魏国有一名大臣叫何晏,他是汉末大将军何进(被十常侍砍死的那位)的孙子,生的肤白貌美十分帅气,魏明帝曹叡怀疑他是涂粉了,于是大热天请他吃“汤饼”,何晏“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吃面吃的满头大汗,皮肤依然白皙无比,这便是“傅粉何郎”的典故。
“汤饼”在这一时期并没有在百姓之间普及起来,因为将麦子磨成细细的面粉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或者畜力,所以百姓还是以麦饭或者麦子糊糊为主。《陈书.孝行传》说张昭:“及父卒,兄弟立不衣绵帛,不食盐醋,日唯食一升麦屑粥而已。”张昭在年轻的时候日子也很苦,每天就吃麦屑做的粥,直到逃难到江南遇到孙策,才渐渐成长为东吴重臣。
东汉时期的面条还不成型,到了北魏时期面条才渐渐有了如今的形状,《齐名要术》中记载了一种“水引面”以及“餺飥(bó tuō)”,水引面是将面揉成筷子般粗细,一尺的长度一段,揉成韭菜叶一般的细条后煮熟而成,而餺飥是将面揉成拇指一般粗细,一吋的长度一段,搓的极薄随后急火煮熟而成。水引面很像我们如今的细面条,而餺飥像是我们如今的面片。
面食真正做到在民间大流行,还得等到宋朝。这一时期面食真正成为了民间的美食,在《水浒传》中不仅有“驰名商标”武大郎炊饼,孙二娘的馒头,还有武松、戴宗、李逵吃面的描写。这一时期面条的种类也有很多,《梦梁录》有大片铺羊面、三鲜面、炒鳝面、卷鱼面、笋泼刀、笋辣面等诸多种类的面条的记载,《东京梦华录》则有插肉面、菜面的记载。虽然不知道这些面条具体的味道,但是从名字上来看与现如今也相差无几了。
到了明清时期,面条的种类愈加繁多,甚至可以做到非常精细,清朝剧作家李渔就在《闲情偶寄》中收录了五香面八珍面,这两种面条分别将五种和八种动植物原料的细末掺和进面中制成,堪称面条中的上品,清朝的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介绍过一种鳗面,将一条大鳗鱼蒸烂,拆肉去骨,然后和入面里,加适量的鸡汤揉匀,擀成面皮,再用小刀将面划成细条,放进鸡汁、火腿汁和蘑菇汁中沸煮。而我们现在熟悉的各地知名面条,也是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演变而成。
在中国古代到近代时期,一碗热汤面的重要不言而喻,北方冬天寒冷,经常有人在行路时突然一跤摔倒,再也难爬起来,也有赶路的行人向附近的人家讨一碗热汤喝,而这时有好心人给他们一碗热汤面,往往可以救命。作为《帝国神话》中目前的终极美味,菜肉面的配方需要精致面粉、肉糜以及沙葱,虽然需要的材料比较多,但是菜肉面在管饱和提升血量上限的作用是没有任何烹饪能及的,在《帝国神话》即将开启的中秋活动中,各位勇士只要登录即可获得包含50碗菜肉面的中秋福利,赶紧上线吃碗热腾腾的菜肉面吧!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帝国神话专区